每次修改都是重寫

每次修改都是重寫
□金沙人
正月十五去高郵參加作家讀書會,是物超所值的活動,每次我都是滿載而歸。收獲的不僅是新朋老友的高談闊論,也不僅是依依惜別的深情厚誼,更多的是名師講座的回味無窮。高郵盛產(chǎn)作家,名家也垂青高郵。就我這兩年參加的讀書會來看,開講座的來頭都不小,講得確實也很好,許多金句妙言直抵人心,透徹分析發(fā)人深省,一些話即或過了很長時間仍然記憶猶新。
記得省作協(xié)副主席、文藝評論家協(xié)會主席汪政講新山鄉(xiāng)巨變時,他不厭其煩講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重要性,語重心長談作家勇于否定自我實現(xiàn)超越的可能性,講得人心潮澎湃,特別是一句“每次修改都是重寫”,使我頓生觸電般的沖擊感。記得那天他講了遲子建、畢飛宇等獲獎作者的例子。為寫一篇長篇小說,洋洋灑灑寫了5萬字、10萬字,回頭一看不行,這些大作家眼都不眨一下,直接廢掉重來。像這樣知名的大作家都能對自己的作品痛下殺手,不出精品才怪呢?
汪主席舉例說明的小說我一本都沒看過,但他說的“每次修改都是重寫”估計一輩子也忘不掉。這沒有刻意拉近距離的討好,也沒有言不由衷的阿諛,有的是我心領(lǐng)神會的感悟,有的是我否認(rèn)自我的執(zhí)著,有的是我力求精品的追求。我從不敢以作家自居,30年前以文字搬運工自嘲,時至今日,也不過是想速度搬得快點、動作搬得好看點而已,并無多大長進,但寫作體會都如汪主席所言,“每次修改都是重寫”。
文章寫好了再重寫,對作者來說無疑是痛苦的。痛苦在一字一句堆砌出的所謂錦繡文章,由自己“大義滅親”,還得一笑而過。痛苦在另起爐灶的煞費苦心,百思不得其解,還不遺余力去尋求新解。痛苦在精品力作沒有定評,還自以為是地去反復(fù)打磨推敲,一遍遍推倒重來,孜孜不倦,樂此不疲。寫作本身就是痛并快樂著的事。沒有傷痕累累,就不會有撕心裂肺的痛感;沒有遍體鱗傷,就不會有人情冷暖的體驗;沒有否極泰來,就不會有多彩人生感悟。把人物、故事寫出來容易,寫好就不是人人都會的了。因為這需要惜墨如金,用最精練的語言將事情交代清楚,而這也僅僅是作家的基本功而已,要比拼的是如何在有限的文字容量里,體現(xiàn)最濃厚的思想含量。讀一些大家的作品為什么說是精神享受,就是因為在娓娓道來的故事中,讓你體悟到刻骨銘心的情感。隱藏在故事中的思想,會因為你閱讀的展開而充滿了張力,會因為你傳播的分享而格外活躍,貌似呆板的文字因思想的組合彰顯無窮魅力,正因為有了生生不息的思想,文學(xué)作品有了存世的價值。
著名作家對自己的作品能有與己為敵的態(tài)度看待,廢掉重寫的決心超越,一般作者更應(yīng)從中受到啟發(fā),謙虛謹(jǐn)慎,精益求精。既然要做作家,那就得有作家的基本規(guī)范。在大眾寫作的年代,不是所有的作品都是文學(xué)作品,當(dāng)然也不是所有的文學(xué)作品都是好作品。如果還有志于文學(xué)創(chuàng)作,那得有千錘百煉的修改意識。這種修改,并不是個別字句的訂正,也不是某些段落的增刪,而是從頭到尾掃描透視后的整體把握,推己及人換位思考后的理性估價,不輕易放棄自己的追求,放松自己的要求,敢于與自己抬杠,多問幾個為什么,讀者為什么一定要讀你的作品?你的作品有什么與眾不同的情感價值?有什么震撼人心的思想啟發(fā)?有的作者也許認(rèn)為我小題大做了,其實并不盡然。正因為有這樣“取法乎上,僅得乎中”的追求,才能使你的作品越來越像作品。
自己與自己不得過,勇于否定自我,推翻重來,這是一種修改方法。還有一種修改方法就是投到外地報刊,看看編輯的手筆。大凡能在外地報刊上經(jīng)常發(fā)表文章的,說明還有一定的寫作能力。遇到有心的作者會對編輯后的文稿反復(fù)揣摩。這段刪了,那段調(diào)了,這幾句濃縮成一句了,時常還將自以為是的金句也去掉了。這些都是常態(tài),當(dāng)時不理解,過些時候一想,編輯老師還是有眼光有水平的。那些所謂金句,不過是無病呻吟的賣弄,自以為是的出彩,實則是被人一眼就能望穿的淺薄。編輯將其刪除,是在幫你遮掩諸多不是呢。這種修改,并不是所有的作者都領(lǐng)情,有的對此很有意見。只不過報刊在外地,還指望人家多發(fā)幾篇讓自己揚名呢,也就在心里嘀咕幾天就罷了。要是本地報刊編輯這樣,那就要擺出大家的樣子,電話討論倒也是很好的態(tài)度了,最怕的是不分青紅皂白的興師問罪。好的作品都是包容的,一個作者連基本的包容心都沒有,你還會指望他的作品優(yōu)秀?這時我想到了鐵匠打鐵,為什么燒紅的鐵塊要一錘一錘地反復(fù)敲打,原來不僅是為了塑形,更多是為了去掉內(nèi)部的細不可見的氣泡和雜質(zhì),好的鐵器就是這樣反復(fù)鍛打出來的。我們的創(chuàng)作又何嘗不是如此?
凡有志于文學(xué)創(chuàng)作的人,不僅要在量上有節(jié)制,而且要在質(zhì)上有提升。與其寫一百篇無價值的,不如寫一篇有意思的。寫多了并無多大意思。要寫好,就得有“每次修改都是重寫”的壯士斷腕,就得有感謝編輯修改的感恩戴德,就得有開門寫文章的虛懷若谷。盡管已近6月酷暑,但猶想大雪紛飛的正月,一句“每次修改都是重寫”又何嘗不是酷熱之中送來的清涼!我也當(dāng)謹(jǐn)記“每次修改都是重寫”的要求,在寫好上用心。因為就文藝而言,沒有什么作品是不可改的,也沒有什么作品是不需要改的,精益求精永無止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