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新聞網(wǎng)江蘇正文
新聞熱線:18013384110 電子郵箱:jsxww110@126.com

一批反映南京大屠殺史實出版物集中亮相

2021-12-08 08:18:00
來源:中國新聞網(wǎng)

  國家公祭日前夕:一批反映南京大屠殺史實出版物集中亮相

  中新社南京12月7日電 (記者 申冉)在第八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即將到來之際,“以史為鑒 開創(chuàng)未來——2021年系列圖書發(fā)布會”7日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,一批反映南京大屠殺歷史和國家公祭的圖書集中亮相,其中不少是最新出版的作品,受到關注。

12月7日,在第八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即將到來之際,“以史為鑒 開創(chuàng)未來——2021年系列圖書發(fā)布會”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舉行,《國家公祭——解讀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資料集8》 《南京大屠殺歷史研究》《述說與訴訟——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夏淑琴傳》等10余本反映南京大屠殺歷史和國家公祭的圖書集中亮相。圖為工作人員展示《國家公祭——解讀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資料集8》 一書。 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
12月7日,在第八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即將到來之際,“以史為鑒 開創(chuàng)未來——2021年系列圖書發(fā)布會”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舉行,《國家公祭——解讀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資料集8》 《南京大屠殺歷史研究》《述說與訴訟——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夏淑琴傳》等10余本反映南京大屠殺歷史和國家公祭的圖書集中亮相。圖為工作人員展示《國家公祭——解讀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資料集8》 一書。 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

 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院長、教授張生在發(fā)布會上介紹了其英文著作《南京大屠殺歷史研究》,這是目前有關南京大屠殺史研究的最新翻譯成果。

  據(jù)其介紹,該書立足于對中、日、美、德、英、丹等多國史料的梳理,綜合運用歷史學、政治學、社會史、法律史、日常生活史、歷史記憶等跨學科的方法和視角,分11個專題,對南京大屠殺發(fā)生的原因、大屠殺前后南京居民生活秩序的變化、大屠殺期間的西方人士、日本文本記錄的南京大屠殺、南京大屠殺期間的糧食問題、大屠殺期間南京居民的財產損失、南京審判、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中的質證等相關問題,進行了全面客觀的研究。

  “這部書是基于歷史事實、基于國際資料多方視角的嚴肅學術作品。我們想以此為基礎,和全世界研究這段歷史的人形成跨越國境和語言的歷史共識!睆埳硎。

  據(jù)紀念館副館長凌曦介紹,近兩年來,該館深度挖掘南京保衛(wèi)戰(zhàn)和南京大屠殺重要史料,推出了“南京保衛(wèi)戰(zhàn)史料與研究”系列叢書,還與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華人教授陸束屏合作出版了《日軍南京暴行:德國外交文件中記載的南京大屠殺與劫后社會狀況》等書籍。

  凌曦表示,下一步,館方將繼續(xù)加強史料收集和整理,以史料研究和對外翻譯為重點,深入開展南京大屠殺重要文獻選編和翻譯工作。(完)

編輯:顧名篩
0
本網(wǎng)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(wǎng)觀點。 刊用本網(wǎng)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